ALL(A147:A152,COUNT(A147:A152)) 第最后一个最小值,就是最大值,相当于max函数 26 #NUM! =LARGE(A147:A152,6) 超过数据点数,返回错误值#NUM,空值忽略 18 #NUM! =SMALL(A147:A152,6)   恰当的运用samll(或large)函数和row()e函数,可以对数据列排序    8 =SMALL($A$147:$A$152,ROW(A1))   12 =SMALL($A$147:$A$152,ROW(A2))   15 =SMALL($A$147:$A$152,ROW(A3))   18 =SMALL($A$147:$A$152,ROW(A4))   26 =SMALL($A$147:$A$152,ROW(A5))   采用数组公式,有时,也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12 8 {=SMALL(A160:A165,ROW(INDIRECT("1:"&COUNT(A160:A165))))}  8 12   15 15    18   26 26   18 #N/A   函数: RANK   说明: 返回一个数字在数字列表中的排位。数字的排位是其大小与列表中其他值的比值(如果列表已排过序,则数字的排位就是它当前的位置)。   语法: RANK(number,ref,order)    参数说明: Number   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   为数字列表数组或对数字列表的引用。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   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如果 order 为 0(零)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 ref 为按照降序排列的列表。    如果 order 不为零,Microsoft Excel 对数字的排位是基于 ref 为按照升序排列的列表。   5 6 =RANK(A174,$A$174:$A$180)  2 7  想想:用数组公式怎样写 7 4   25 1   18 2   7 4   12 3    函数 RANK 对重复数的排位相同。但重复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数值的排位。例如,整数7出现两次,其排位为4,则 5的排位为6(没有排位为5的数值)。   函数: COUNT   说明: 返回包含数字以及包含参数列表中的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利用函数 COUNT 可以计算单元格区域或数字数组中数字字段的输入项个数。   语法: COUNT(value1,value2,...)    参数说明: Value1, value2, ...   为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 到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中华企业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