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企业文化网 联系天一恒业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企业文化网 >> 企业文化咨询 >> 企业文化咨询随笔 >> 正文

信仰分正信和迷信 多神的崇拜并不就是佛教

傅永超谈佛家文化——从敦煌展谈起

作者:傅永超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5 23:42:39
一、民间神仙族谱图 
二、正信和迷信 
三、中国佛教的宗派及标识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傅永超谈佛家文化——从敦煌展谈起

 

题记:大年初一给张掖老家的姑姑婶婶们拜年,好几个都去西来寺进香了。粗略算一下,老家亲戚中女性信佛的颇多,男性大多好像没有信仰。我也是没有信仰的,但是相比较起来,对佛的知识还是略有一些。  

   

1996年夏天,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做过三个月的解说员。那个时候我每天拿个扩音喇叭,用厚重的甘肃口音给游客讲解着敦煌艺术。那几十天的敦煌展应该说是盛况空前,我们十几个人从早到晚一圈圈地讲,讲小王子的诞生及其走出东南西北门看到的生老病死以及菩提树下悟道的故事,讲弥勒佛、阿傩、迦叶、观音、飞天,讲九色鹿,也讲鸣沙山、月牙泉甚至王道士、张大千……讲雅俗共赏的佛经故事。我对敦煌壁画的佛教内容不仅烂熟于胸,感觉上对佛家好像还有了一点领悟,这使得本来是艺术盲的我,也对敦煌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有了些了解。  

   

那段日子是简单快乐的,脖子上挂个工作牌,天天在空闲时间带着朋友免费无限制地任意出入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的各个展厅。  

   

正文:  

   

一、民间神仙族谱图  

   

前面几讲谈起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都是从先秦诸子百家处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中国早在汉魏时期就开始改革开放引进搞活了,佛教文化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印度传过来,并在此后2000多年的绵绵历史长河中,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三足鼎立,汇流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中,世界分成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组成的昆仑山“阐教”和海外仙士、方外术士或得道禽兽组成的“截教”。 三界是由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和商(殷)纣王统治的人间和女娲统治的世界。  

有网民借助《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及众多玄灵小说研究出来的神仙族谱图:  

第一代:1名:创始元灵(待拟名)  

第二代:4名: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陆压道君(创始元灵四大弟子)  

第三代:5名: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盘古+灵宝天尊通天教主三人(鸿钧老祖三大弟子,创立道教,统管天仙万神住的东胜神洲)和混鲲祖师演化的如来佛祖+准提道人演化的菩提祖师(混鲲祖师两大弟子,创立佛教,统管佛陀金刚住的西牛贺洲)  

第四代:n名:元始天尊“阐教”弟子“百家宗师”姜子牙及其死对头申公豹和“玉虚十二门人”(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后成菩萨,普贤后成菩萨,慈航后成观音菩萨,黄龙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玉鼎真人和云中子)+通天教主“截教”弟子(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如来佛祖一干弟子+菩提祖师弟子(孙悟空)  

第五代:x名:杨戬、哪吒以及一大干未成仙的神等  

   

这是民间信仰把佛、道诸神杂糅后的结果,这也就好理解佛家宝地敦煌莫高窟却由王道士做主持的原因了。其实,民间在宋朝以后就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坛、乩童,以及灵签、筊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决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现在更有人把希腊诸神也拉进来了,说是旷世的神仙大战后,混鲲祖师大怒之下,性情大变,远走北俱芦洲,在此修道,又传下了宙斯,波塞冬,哈迪斯三大弟子,主宰了奥林匹亚……如此一来,神仙世界倒是清晰了,孙悟空也有了更多世界级师叔。  

 

   

二、正信和迷信  

   

 按照当前一位高僧的阐释:信仰分正信和迷信。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而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宗教是根据一定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民间信仰也是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多神崇拜。  

   

高僧认为,多神的崇拜并不就是佛教,佛教也不是是民间信仰的流类,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因此,为了避免佛教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坛、筊杯,也不应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否则,佛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三、中国佛教的宗派及标识  

   

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南北朝弘传,至隋唐达到了鼎盛。《西游记》就反映了唐太宗时候佛教兴盛的景象。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一方面从事佛经翻译,另一方面从事义学研究。  

   

对佛经的翻译,使佛教继承了印度早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使得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八大思想体系,也就是依《法华经》萌芽于本土的所谓五时八教天台宗、依《华严经》而创的所谓五教华严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的唯识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的三论宗、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密宗、至今流传深远一花开五叶的禅宗以及净土宗、律宗等宗派。各派因其核心理论的不同,还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修行法门,也就有了佛教所谓的一万八千法门的说法。但在唐宋以后,佛教弘传走向了衰落。其中,唯识宗因缺乏汉文化基础,虽有唐玄奘三藏西天取经的努力,但在唐代后期已湮没无闻了;而律宗、三论宗也在中国也未能广泛弘扬;而天台宗、华严宗在流传过程中,知识传承没做好,也是有教无观了;至今只有禅宗、净土宗因为解释和修行法门简单,密宗更因宗喀巴及其弟子贾曹杰、克主杰等创立格鲁派,下传而分化为达赖、班禅两大派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普及。  

   

教和观是佛教修行的两大要领。我国佛经、寺庙、佛教造像中约定俗成用符号“卍”作为国内佛教的“万字”吉祥符标识。通行的说法是“卍”字符号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具有“万德吉祥”的含义,是佛教吉祥如意的代表。  

   

   

摘自《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企业文化讲义》(共30篇)作者:傅永超(中华企业文化网)
  • 前一篇文章:
  • 后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傅永超 责任编辑:yezi
    北京天一恒业企业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推广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洛克时代中心A座8A层 电话:010-64983591 信箱:wsywf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