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诚邀加盟
单位简介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企业文化网 >> 文库 >> 文章正文
  企业文化杂谈:雄鹰何需孔雀翎         

企业文化杂谈:雄鹰何需孔雀翎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自然界中,造物主是绝对的公平的。他赐予孔雀以绚烂多彩的翎毛,让其在丛林间,向百鸟肆无忌惮地炫耀自己的魅力。而造物主给予雄鹰的却是强健的翅羽和永不疲倦的灵魂,让其在九天流云高傲而高傲地飞翔。但是,永远也不能颠覆这样的现实:“孔雀即使飞得再高,也永远无法超越雄鹰。”

  那么,回到现实的话题,在企业文化界的天空中,谁是哗众取宠的孔雀?谁又是寂寞的雄鹰?也许,只有让上天赐我一双神奇的慧眼,才能分辨出这纷纷扰扰的企业文化界中“孔雀”与“雄鹰”。在这里,笔者也不过企业文化界的一小卒子而已,满纸妄言皆是胸中累垒,一时意气,难免有偏激言词。但是,本着交流与学习的态度,在此抛砖引玉,以求博得企业文化界各位同仁的不吝赐教。

  有时,笔者经常会接到一些邀请,出席企业文化相关的研讨和讲学活动。当主持人介绍邀请的嘉宾,各个皆是顶着如雷贯耳的头衔和称谓,或是大学教授、或是资深专家……让人望而生畏、闻声却步。更有甚者,递上名片如同折叠起来的屏风,最少也是两三个折页,密密麻麻的文字也不能穷尽其头衔和称谓。由此看来,企业文化界真是“文化”名人和大腕云集,企业文化的门槛也是高不可攀的。

  当主持人询问如何介绍笔者时,笔者十分爽直地做出了这样的自我介绍:“在下只不过是一企业文化“盲流”而已,而非一企业文化“流氓”。鄙人无可炫耀之“学历”、无甚头衔、名号,只是企业文化人罢了。”一语落地,笔者的坦率换来只有大多数人不屑一顾地一瞥与冷落。而对于哪些头顶光环的专家,与会人士趋之若骛,如追捧文艺圈中当红之“明星”。看来企业文化界也未能因其“文化”就可以免俗了,企业文化界的“名角”就真的能开出一剂良药,以拯救迷途之中的企业文化。

  然而,企业文化界的现状,让真正关心企业文化的人们却足以心寒。笔者曾经经历过一起真正的企业文化咨询案例,当一些头顶着炫目头衔的专家和学者,在企业走马观花一遭,酒桌与舞厅的留恋徘徊,在宾馆中闭门造车,而后打造出的企业文化巨作洋洋洒洒千字万言,以求能够混得大把的雪花银子。但是,这样的企业文化就真的是企业文化吗?非也!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用调查就没用发言权”,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对于企业根本就不熟悉的哪些专家学者,他们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扩”和“马谡”,其才智只是局限于夸夸其谈的坐而论道。而如何建造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真正地将企业文化的理论应用于当中,这是他们最致命的地方,也是其不可避免的弱点。

  因此,企业文化人必须正视现实。当前,企业文化没用多少可以值得炫耀的成就,众多的企业文化人不过是前行的探索者。成绩只是代表了过去,前方的路依然那样的遥远与坎坷,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付出与努力。“桃李不言,自成蹊跷”,相信最后的成功是属于寂寞中搏击风云的雄鹰,而不是在骄傲炫耀翎羽的孔雀。

 

(中华企业文化网)
文章录入:醉醒石    责任编辑:醉醒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服 务 领 域
    企业文化咨询 企业文化宣贯
    咨 询 培 训
    企业文化测评推广 企业文化文库
    测 评 文 库
    企业文化实战案例 企业文化资料下载
    案 例 下 载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将富有活力、凝聚力和进…

  • 优秀的文化能使企业长期…

  • 企业文化来源于实践,升…

  •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

  • 有学习、借鉴,才会有成…

  • 员工的精神风貌直接体现…

  • 再造企业活力更需务实求…

  • 用一种创造性思维保持自…

  • 文化是同方未来发展的基…

  • 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

  •   网友评论:395"
    中华企业文化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64983591 信箱:sino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