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诚邀加盟
单位简介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企业文化网 >> 文库 >> 文章正文
  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         

军事战略与企业战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首先,我必须声明自己勉强算是李院长批评的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之列,但我想做一个小小的辩解。像我们这样的人也和大家一样看到了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这是有一些人错误运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结果,所谓好经让歪嘴和尚给念坏了。 

抛开那些制度创新必有的失误,很多不合理的政策与操作手段都可归咎于他们知识的局限性,对很多经济理论囫囵吞枣、牵强附会的理解,以及以教师爷自居的心态。即使这些人算得上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阵营,最多也只是代表他们自己的声音,不应该被视为代表整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群体。实际上,在政策层面,经济学远非局外人看来那么高度一致。 

  我要提一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的一句话:“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一系列关于经济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了懂得如何不被经济学家所蒙骗” 。如我们多次强调的,经济学本质上是“静态”的理论,而改革和制度变迁是“动态”的问题。现代经济学往往告诉我们的是改革完成之后的理想的社会状态,很难告诉我们如何改革。譬如仅仅产权理论不能直接推出中国国有企业如何进行产权改革,更不能用来论证那些“靓女先嫁”、“送给在位的管理层”、“吐痰在别人的饭碗里”之类的庸俗招数的合理性,这都是些小聪明的伎俩,暂时看起来行得通却遗患无穷。因为如何改革应该由一个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公共选择过程来决定,而不是变成权贵们“吃柿子单拣软的捏”的结盟、分赃;经济学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告诉人们各种技术上和激励上可行的备选方案及其结果,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提供菜单而不是代替社会来点菜。 

  我们当前面临的真正问题,恰恰是这种公共选择和公共决策机制的缺失或扭曲。中国社会一直不能解决的头等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制,古代皇帝能治住任何一个大臣却制止不了整个官僚队伍的腐败,现在则是与商人勾结起来的官僚队伍尤其可怕。由于我们制度改革的不彻底,反而使得有些看起来好的制度改革的效果走向了反面。经济学里有一个次优定理,它讲的是,要实现最优目标可能需要很多的条件。如果只有部分条件达到了,其他条件达不到,那么这时候的结果可能还不如让所有条件都达不到的好。所以一个社会的改革必须有一系列制度协调得非常好,才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目标,局部改革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定理并非否定所有渐进改革的合理性,但却告诫我们注意各种制度之间的关联,以免徒劳无功。 

  沈志华: 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竞争与垄断的关系。集中与分散是个体制问题,关键是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宏观管理体制。宏观管理要集中统一,分散管理不利于长期发展。宏观管理应该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一方面是需求,另一方面赋予部分行政职能,有利于把全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为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服务,有利于把全社会精华的资源组合起来,有利于打破分割、封闭的割据。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问题。经济学的马歇尔冲突理论认为,竞争与供需之间是矛盾的。追求竞争,众多厂家生产一个产品,规模就上不去;追求规模,生产企业必然会减少。必须在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之间做选择。一些中小企业可以得到轻松的发展,但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规模效益下降,我国目前同时存在竞争活力不足与经济规模效益不足的问题。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技术的自主创新。 

  张 峰: 美国的战略思维超前,他们提前想到了石油、粮食和其他矿产资源的问题。 

  李际均: 美国国防部的文官是几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与利益集团、宗教集团、金融集团、军火集团关系很深,这批以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文官都没有战争经历,他们认为以美国现在的军事力量能够完成任何政治目标,所以他们就很轻率地发动了战争,而且在发动战争的时候,还没有考虑到如何结束战争,这在战略上是很欠缺的。所以我一直说拉姆斯菲尔德是一个优秀的老板,但绝对不是优秀的战略家。战略家知道在何时何地止步,而他不知道。 

  丁 利: 我注意到拉姆斯菲尔德有一句话很有趣。他说,我知道我们知道一些事情,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 

  李际均: 老子道德经第71章早说过,“知不知,上;不知之,病。”这不是新发明。知道自己不懂,才算明白。不足为奇。美国奉行军事凯恩斯主义,搞军民一体化的经济体制,对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中国的风险来自安全利益与国家实力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崛起必遭遏制,分散必然倒退。军工企业不能盲目引进市场机制,靠私有化无法建立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才是根本的国家发展战略。 

  张文木:什么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国家战略能力。我读李际均先生的学术著作有一点心得,国家战略能力,体现在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三个方面。战略文化表现一个民族对战略的意识,战略思维是在复杂问题中抓主要矛盾,战略管理是把握一条自主的道路。 

  吕德宏:我国处于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型过程当中,这个过程不会很短也不会很轻松。大国是祖宗留下的,地图上我国边界线的每一个皱纹里都有无数的奋斗牺牲,很不容易。向强国的转变,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对内主张和谐社会,对外主张和谐世界,这都很好,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主张和谐的另一面就是关注和处理不和谐的因素。德国一位社会学家提出人类在整体上步入了高风险社会,从近年来世界危机动因的复杂性、危机爆发的突然性和危机后果的战略性来看,这在我们观察世界局势值得重视的观点。 

  战略规划的两件大事,一是找出正确的问题,二是正确地解决问题。文木先生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说正确的话比正确地说话重要,走正确的路比正确地走路重要”。找出正确的问题,最需要的是对观念和思想的前提进行反思。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企业,可能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前提和假设出错。二战之前,航母代表未来海上优势,在此时期,铁甲战列舰造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属于正确地干错误的事,干得越棒,结果越糟;效率越高,浪费越大。对于那个时期,造航母还是造巨舰大炮,这是典型的战略选择中的前提区别或假设区别. (中华企业文化网)
文章录入:醉醒石    责任编辑:咨询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服 务 领 域
    企业文化咨询 企业文化宣贯
    咨 询 培 训
    企业文化测评推广 企业文化文库
    测 评 文 库
    企业文化实战案例 企业文化资料下载
    案 例 下 载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如何寻找到自我的更属于…

  • 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在今后…

  • 要发现消费者容易转移的…

  • 能否成为品牌就要看各自…

  • 本土品牌如何走向国际市…

  • 用战略眼光进行企业并购…

  • 进行变革要适合企业实际…

  • 寻找决胜未来的力量

  • 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

  •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临…

  •   网友评论:1693"
    中华企业文化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64983591 信箱:sino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