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诚邀加盟
单位简介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企业文化网 >> 文库 >> 文章正文
  研发战略“作局”         

研发战略“作局”

作者:戈泽宁 文章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
   
   【阅读字号:缩小 放大  
   
 
   任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发都是长期战略的核心。离开了未来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盈利产品,任何战略无从谈起。 

  研发组合管理工具选择项目 

  未来产品的研发战略,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未来向市场提供哪些产品;哪些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现在的产品如何进一步开发,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没有立即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性技术研发。 

  在大企业也许每年会有几十亿元资金投入研发,如何对众多的研发项目进行取舍,又该分别投多少资源呢?任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都有选择研发项目机制和详尽的评价准则,只要按照这些标准评分、排列,就能得到答案。只是每个公司的准则会不一样。这就是“研发组合管理。”它很类似于设计一种基金。在众多的股票中,如何选择股票种类,分别投入多少资金。你的目标不同,未来收益也不同。 

  平衡研发流程和创造性 

  以上研发组合管理是对产品研发过程的管理,更多的把金融投资的理论应用进来。其实对创新研发的管理还有另外一部分内容:对产品创新的管理。从一个主意,设计出原型,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也同样需要管理。企业要确保非正常的主意得以实施而不被遏制,这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说IBM变得越来越像个大象。并不是那里人变笨了,好的主意并不缺少,只是在创新管理方面缺乏灵活,主意没有通过程序。管理者更多地做成本效益分析,严谨取代了灵活。任何研发活动都需要一个无拘无束、灵活的鼓励创新的氛围。各个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研发流程和创造性,并将它们融合成一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创新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既保证研发的严谨,又不能扼杀创新。 

  GE就曾经差点错过了一个天才的创新,GE曾为是否研发波音777的GE90-11OB1型发动机大费脑筋。因为研发发动机要得到飞机厂商波音的配合,而他们普遍认为现有747、767已经能够满足市场,没有必要继续研发,而且在技术上也不成熟,还没有单台推力在10万英镑以上的发动机。总之这个研发项目,既不符合公司战略,又不满足客户需要,甚至环保也不达标,当时GE的CFO曾说:“如果到我孙子这辈,这个项目能赚钱就不错了。”最终这个项目得以通过,纯粹是因为GE希望能做某种基础研发,使得发动机在商用领域的应用有所突破。出乎意料的是目前这个GE90-11OB1发动机大获成功,甚至空中客车340也在使用它。 

  多代计划,布局未来 

  大企业的确有能力布局遥远的未来。微软64位的操作系统,实际上早在5年前就开始研究了。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的研发,如人机界面,语言识别。其实语言识别最早还不是微软开发的,而是由IBM研发出来的,随后卖给了微软。因为在IBM很少有人意识到这项技术意味着什么,这只是他们基础研发的一项成果。 

  产品组合管理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把握研发的节奏。一般在一年的研发费用中,超过一半以上用于短期项目,甚至是计划明年抢占市场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如微软推出Windows95,给Windows98的研发时间只有3年,给Windows2000的时间只有两年。研发按时间表执行,为上一代产品的退出平滑过度。电子消费品产品,表现就更为突出。我们看到数码相机,一代代快速地更替,节奏性很强。这就是产品的多代计划的市场表现。当产品只有概念时,工程师就已经把未来初步的功能锁定了,产品的型号,未来的演变也已经确定了。随后列出研发时间表,将功能逐步实现。而这个时间表只有研发工程师知道. (中华企业文化网)
文章录入:醉醒石    责任编辑:咨询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服 务 领 域
    企业文化咨询 企业文化宣贯
    咨 询 培 训
    企业文化测评推广 企业文化文库
    测 评 文 库
    企业文化实战案例 企业文化资料下载
    案 例 下 载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如何寻找到自我的更属于…

  • 推动中国企业品牌在今后…

  • 要发现消费者容易转移的…

  • 能否成为品牌就要看各自…

  • 本土品牌如何走向国际市…

  • 用战略眼光进行企业并购…

  • 进行变革要适合企业实际…

  • 寻找决胜未来的力量

  • 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

  •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临…

  •   网友评论:1689"
    中华企业文化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
    联系电话:010-64983591 信箱:sinoec@163.com